垃圾分类难,涉及人群广,向所有人普及垃圾分类理念和常识颇费工夫,垃圾分类目前的分类标准模糊,回收和可回收之间的界限不清,很多人只能凭借生活常识来区分垃圾类别。而且,垃圾分类是一个系统工程,分类投放、收集、运输、处理环环相扣,任何一个环节掉链子,就很难有效推进。居民分类投放了,但收集和运输环节仍然混收混运,不仅会打击居民分类投放的积极性,也不利于垃圾分类处理。既如此,应加大对于分类收运的投入,增加分类垃圾桶和分类运输车辆,并加强监督,保证实施到位。 不少社区都有一些企业或是公益组织放置的旧衣、旧书、电池收纳箱,还有的社区引入了智能垃圾分类回收设备,只要居民把废纸、旧衣物、塑料瓶子等废弃可利用的垃圾放进去,智能垃圾箱就会按量付费。不管是哪种形式,都有助于垃圾的减量与回收利用。这样的创新,应该多多鼓励! 垃圾分类,其实对每个人来说都是举手之劳的小事,但对于保护我们生活的环境影响却是显着而又有成效的,为了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青山绿水,做好垃圾分类,人人责无旁贷。